在最后的大破“十绝阵”中,邓婵玉同样是独立而坚定的女性,所起到的不单是辅助功能,实为至关紧要的关键角色,甚至是奠定了接下来《封神第三部》的故事基础。
去年11月◆★★★,《封神第二部》发布定档海报时■■★◆,「文娱春秋」曾撰文猜测剧情走向。在文中,我们认为“乌尔善导演在处理接地的巨物时■■■★,往往得心应手”■■★■◆◆,像是第一部里的饕餮大象和高头大马。第二部,除了殷郊法相★◆★,还有更多“庞然大物◆★■”型的角色——比如,与西岐对垒的殷商大军,“急先锋”正是第一部彩蛋里惊鸿一瞥的“魔家四将”。
第二部中,他和曾经的生父★■、如今的死敌一样被起死回生。昆仑山玉虚宫的众仙家救了他◆■★◆,岂料,却在不知不觉中吸走了元始天尊的元气■◆,使得陈坤饰演的这位元始天尊一夜白头,元气大伤。
》的上映,恰逢其会,很“应景”地展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★■◆◆■■,有着别具一格的风味◆■★■■■。《封神》第一部上映时,「文娱春秋」认为◆★◆■,这可能是中国神话史诗电影的
只是正义与邪恶,真实与虚假,有时候并不是想象中那么泾渭分明,不单是凡人难以辨别★◆◆◆■,就连下凡的姜子牙一时间也无法清晰判断。想当初姜子牙携封神榜下界来,寻找天下共主◆◆◆◆,虽然他非常睿智,也很接地气◆◆■■◆,但这寻找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,而是颇为曲折。一开始★★,他以为纣王是最有可能的天下共主,于是亲自上殿敬献,但很快意识到所托非人。
于是乎★■◆★,《封神第二部》在杨戬和哪吒的法力展现上也是力求做到特别——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。杨戬主要负责各种遁术,比如水遁火遁◆◆■◆■★,还有土遁,招数算不上花哨,却实用又好看;至于哪吒也没有那么斗天斗地,虽然感觉始终处在青春叛逆期,但终究还是懂得进退,并且怀有一颗怜悯慈悲心◆■◆◆■★,用自己的混天红绫,铺阵开来,使出浑身解数保护着西岐百姓和阐教同仁,免遭“十绝阵”的毒害。
事实上,第二部根据《武王伐纣平话》改编,这是源于宋代说书人的话本小说■★★■。看书名即知,核心主角■■★■◆,当仁不让就是武王姬发了。不过,姬发如何成为“天下共主★■”,乃至“吕望兴周”(吕望系姜子牙别名)取代殷商■★,就是第三部需要解决的问题了■◆★◆。
而殷郊法相的三个头颅,分别展现“威严■◆◆”■★◆★■★“悲伤◆★”◆◆“愤怒”三种情绪■★◆◆,也就是说◆■,扮演殷郊的陈牧驰,虽然演的只是一个角色,但需要演出三种不同状态来,同时借助150台相机列阵能全方位捕捉面部细节,将动态数据应用于数字角色,最后呈现出三个殷郊抢着发言辩白,争着当家作主的有趣效果■◆◆◆■。
原著小说★◆◆◆◆■,及以往的电视剧改编中,邓婵玉只是个类似《水浒传》中琼英或扈三娘的角色■★,虽然也是弃暗投明,但因为嫁给的是土行孙★■★,总有一种“包办婚姻”的劣根性质。这种价值观,落后不堪,或说更多是有猎奇成分——以女性★◆★◆■“下嫁”为卖点,满足那个时代里部分读者的趣味。
第二部承前启后★◆■★★,姬发逃出朝歌■★■■◆★,回到西岐后,对他的考验也同样在升级——首当其冲的是面临失去父亲姬昌的悲痛◆◆★,刚支棱起不久的精神支柱就此倒下★★★■■,他和义弟雷震子一起披麻戴孝。同时面对殷商的咄咄逼人,姬发没有时间慢慢“发育■★”,必须更快更高更强的由男孩成长为男人,从质子转变成战士,以至领袖。
因此◆■◆★★★,相比第一部,不但特效场面升级■◆,同时出现的高手也是一拨接着一拨,完全是人外有人■★★■◆◆、仙外有仙的节奏★◆◆■★。而在三头六臂法相的殷郊从天而降之前★◆★★■■,真人实拍,特效加持的魔家四将无疑是战场上最不容小觑的四位战神!
姬发坚韧之余,不失温和,而邓婵玉既具“野心”■◆■◆,也有恻隐之心◆◆■■,你来我往中■◆■◆◆◆,他们可谓相互成全◆■,共同成长。当然◆■■,很多时候◆★◆★■■,邓婵玉更为独立,甚至是主动的。
一开始■■■★,她和姬发类似◆★,也没了父亲◆◆,同样认为自己必须单独挑起家族的重担★■◆◆◆◆,不能辱没先父邓九公“忠君报国”的声誉◆◆■★★。对此★◆,姬发却说二人有截然的不同——他是为了活人而战,而邓婵玉却是为了死人而战!
除此之外,还◆◆◆★★■“还原”了之前只有在上古神话中才存在的生物★◆◆★,比如墨麒麟、花狐貂等■★★■,不只是写意,还力求写实——尽可能在生物学的肌肉与骨骼结构上■■★◆◆,找到相关的科学依据,而不只是想当然的■◆◆“怪力乱神◆■■”。
有人说,今年是“最卷春节档”■■,但我们更愿意称之为——史上第一个◆■■★■“非遗春节档■◆★★◆”。因此,《
“高手又见高手”的西岐保卫战第二部开端,便承接上部,描述殷郊为何死而复生——元始天尊为天下计,让这位★◆★■“天下共主■■■◆★”吸收自身法力而重拾生命。复活后的殷郊◆■◆★,有了身高12米,三头六臂的蓝色法相。据说,参考了蓝色琉璃药师佛的质感,同时借鉴永乐宫壁画中天猷元帅的形象,以及青龙寺壁画三头六臂明王法相图★★★★◆◆。因而★★■■◆,才有了银幕上的形象——面如蓝靛,发似朱砂,极具辨识度。
殷郊和姬发在这部续集里★★■★◆,还是一对好兄弟,特别是生离死别后重逢,两人相拥恍若隔世★■。而相对于姬发的肉眼凡胎,殷郊虽然天赋异禀,同时还“根正苗红★■■”■◆★■◆◆,只可惜他执念太重◆★★★,一心只想着国仇家恨,从而被自己的愤怒所吞噬。
◆■。不过,彼时还不能完全肯定,但而今看了第二部,我们确信——稳了!第二部的“主场◆★”,由朝歌转到西岐。主线情节,也从君臣父子间的权力游戏,升级到了敌我双方的两军对垒,以及情怀与权欲的正面冲突。
这种高手又见高手★★■,巨大与微小之间的反差,让之前常见的攻城戏有了更多扑面而来的视觉趣味与戏剧张力!
反观姬发,《封神第一部》还在质子团中,经历青春期时的◆★★“洗脑”◆■★■◆,对于纣王殷寿抱有不切实际不明就里的幻想,甚而★★★■◆“认贼作父”◆◆■◆★★。不过,在摆脱精神控制后,认清了愚忠的蒙昧——在“当孝子”以及“为社稷”这两种价值观中◆◆■■,他做出了自己的抉择。最终★★■,他舍了“大家”,决意顾住★■◆◆■“小家”。
而为了在电影有限的时长里集大成聚精华,★◆“十绝阵”浓缩成了一个大阵,也不再是由金鳌岛十天君各守一阵★■◆◆,而是只有闻太师一位升坛作法,撷取了十阵的主要杀伤力。外观设计更像是十面空对地的“铜镜”,一旦被俯射到■◆★★,不管是神仙还是凡人,都会魂飞魄散,不省人事■★■。
不过★◆,接下来,面对愚忠的闻仲■★◆,盲目贯彻殷寿的旨意■■■,意欲屠戮西岐时,邓婵玉在大是大非、正义面前没有半点迟疑★★★◆◆◆,做出了自己的抉择。特别是,当她“改弦易辙■◆”,来到西岐城内,和城中百姓打成一片,感受到久违的人情温暖时,更让她坚信自己选择的正确■★★■。
但西岐这边,对此显然大有异议。面对殷商大军的讨伐■■★★■■,不只是文王次子姬发,阐教门徒姜子牙★★■,杨戬哪吒等人面临着生死抉择★◆■,更有万千西岐百姓不得不经受生离死别★★★◆■★。越到这种最危险的时刻★★★◆◆,就越是对天下公义■■■■,世道人心进行着最严峻的考验!
一开始,姬发还在犹豫到底是降是战◆■■◆,是姜子牙劝醒了他,也是寻常百姓成为他的精神后盾,使他明白自己不应再动摇,而西岐更没有退路。整个退敌过程,他★■“修炼■★◆■”的并不是仙家法术◆★,也非身为战士的武术骑术,更多是作为一名凡人将领,兼“天下共主”强有力争夺者所必备的战术、心术■◆★★,以及仁者之风。
特别是魔家四将之首★■★★◆,身长二丈四尺,面如活蟹,须如铜线的魔礼青◆■■◆,由僧格仁钦扮演(除此之外■★★,他还扮演了殷破败一角,可说是能者多劳)。而魔礼青手执的一把青云剑,如同一条青龙般,杀伤力惊人,连
从而,《封神第二部》不仅立住了乌尔善★◆★★“神话史诗◆★★■★◆”的招牌◆■◆■◆■,也对传统女性角色进行了彻底的拨乱反正。
女性角色的颠覆性改编今人由历史回望,我们知道姬发必是“无悬念”的天下共主★■■◆★◆,不过,《封神第二部》中和他同样出彩的人物,非邓婵玉莫属。在她的身上,几乎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导演想在电影中展现的价值观——勇于改过,追求自我◆◆!
尽管哪吒用混天绫遮住十绝阵的“铜镜之光”,但此举只能治标◆◆◆★★★,想要治本,便得先找到闻仲的法坛位置。接着,姜子牙采用的并非仙家法术,而是靠凡人智慧,反客为主★■★■,直捣黄龙,同时姬发在殷郊和邓婵玉的接力襄助下★◆★■,最终刺破闻仲的第三眼,在最后一刹那破了“十绝阵★◆★■”。
虽然两军对垒中的相互斗法,是封神故事的一大特色◆★★★■,但凡人才是这版封神故事中最为“大写”的主角!就像邓婵玉攻打西岐时,展现的,多是普通将士的生死;打了胜仗后,西岐城内,一群人围着篝火唱啊跳啊◆■◆■,这种氛围,对观众颇有感染力,也都是凡夫俗子贡献的。
为了体现与朝歌城的不同,据称片方1:1还原了一座九百万平方米的西岐城★◆★,有超过50栋单体建筑■★◆,包括城门、城墙、街道、民居和西伯侯府等。同时,和第一部里很多建筑设计都源自★★■◆“非遗”一样,第二部里很多建筑也来自上古时期的◆★■◆■★“穿斗式◆■■■”样式,它的斗拱跟如今的建筑结构不同★◆◆★,细节上需要做大量严谨的考据和还原,才能得以复现。
正邪真伪的精神碰撞第二部中,起死回生后的纣王依然无道,尽管虚弱■★,但眼里除了妲己外,还是只有权力,认定顺他者昌■◆,逆他者亡。而狐精妲己竭尽法力投其所好■◆★■★,更不惜转嫁殷寿伤痛于己身,并许诺“大王还要做很久的王”……
无独有偶,因为“地三仙”中的姜子牙接了地气★★◆■◆,连带着他身边的杨戬哪吒也不能太过“抢戏”,于是这一对在以往版本中战力值爆棚的大神■◆★,在这版◆★“封神”里不再那么舍我其谁,旁若无人,而是更亲民,更具备合作精神。
可以看出◆■◆,乌尔善及其团队在处理《封神第二部》时,跟姬发和姜子牙组合大破“十绝阵”赢得“西岐保卫战”一般■★■■◆★,特效和法器固然是称手的工具◆★■■★,但更重要的是人本身——是主观能动和无限创意,以及家国情怀成就了最后胜利。不管是在历史传说中揭阳凯发电子数码★■★◆■◆,还是银幕上,皆是如此■■◆★■。
而《封神第二部》中,对这种历史局限性◆★,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与合理的改编。可以说,彻底颠覆和升华了这个女性角色。
,相对于之前版本中的仙风道骨,显得朴素和平凡许多,更具接地气的智慧★★■。当他被问到◆■★■★“是不是仙家,会不会法术◆★★◆”时,黄渤版姜子牙不失幽默地答道★■◆■★◆:“曾经是……曾经会……★★■★”给一触即发的大战◆★,添了些许诙谐,也让绷紧神经的观众★◆■■,趁机舒缓下观影节奏★◆◆★◆。姜子牙当初携封神榜下界前,舍弃了修炼多年的法术,人都苍老了好几十岁,沦落到人群中,乍看起来只是一个不起眼的老者。但人不可貌相,也正因为他变成了没有法力的长者,在教导起同为凡人的姬发时■■,可能反倒更有发言权和说服力★◆■,靠真正的智慧,而非奇技淫巧般的法术来“说话◆◆■◆”◆■★。
都只能靠偷袭得手,以彼之剑还施彼身,才侥幸诛灭了魔礼青。之前是雷震子为了义父披麻,这回轮到魔家三将为大哥戴孝,三位巨人化悲愤为戾气◆■■◆★◆,运用天生神力★■◆★◆,还有风火琵琶、混元伞等称手的法器,以及花狐貂这样凶猛异兽,在西岐城外大杀四方。如果不是殷郊来得及时■★★◆,魔家三将眼看是战无不胜■★★★,攻无不克的节奏。
那尔那茜饰演的邓婵玉,和姬发可说是棋逢对手、将遇良才,二人在黄河浮桥、西岐城头等处你攻我守★◆◆★,欲擒故纵,演绎了一场场张力十足的对手戏。特别是,有场戏——两人水中逃生后,点起篝火,本应你死我活的两军统帅暂时放下“屠刀”,试图为保护各自阵营子民安危找出和解之道★◆■。
由此,这种严谨的制作基础,便让《封神第二部》有了肉眼可见的品质感◆★。想必,很多喜欢《封神第一部》的观众,会放下一颗心——
及至《封神第二部》,虽然姬发不断成长,并崭露头角,但说实话,依旧不是“天下共主”唯一候选人,因为还有一位乍看起来更有实力,也更■◆■◆“名正言顺■◆”的归来——便是在第一部结尾身首异处的殷郊。
扫一扫